6齒距誤差的檢驗
齒距誤差的檢驗包括齒距偏差Δfpt、齒距累積誤差Δfp和K個齒距累積誤差Δfpk的檢驗。
6.1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
齒距誤差的測量方法有相對法和絕對法。
相對法的測量儀器有萬能測齒儀、半自動齒距儀、上置式齒距儀和旁置式齒距儀等。
絕對法的測量儀器有單面嚙合整體誤差測量儀、萬能齒輪測量機等,也可在三坐標測量機、分度頭和成能工具顯微鏡等儀器上測量。
6.1.1相對法測量原理
相對法測量原理參見圖6。以被測齒輪回轉(zhuǎn)軸線為基準(也可用齒頂圓代替),采用雙測頭2、4,以被測齒輪1上任一齒距或跨幾個齒的齒距作為相對標準,通過傳感器3依次測量各齒距或跨齒距的相對差值,按誤差定義進行數(shù)據(jù)處理(見6.3.1),求得Δfp、Δfpk和Δfpt。
圖6 相對法測量原理
1—被測齒輪;2—測微測頭;3—傳感器;4—定位測頭
6.1.2絕對法測量原理
絕對法又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。
直接法測量原理參見圖7。以被測齒輪回轉(zhuǎn)軸線為基準,用標準圓分度裝置2(如圓光柵、分度盤等)對被測齒輪1分度,由測頭4和傳感器3測出齒距偏差。也可用測頭4和傳感器3定位,由標準圓分度裝置測出實際齒距角,并裝其與公稱齒距角比較,其差值即為齒距偏差。按誤差定義對測得值進行處理,求得Δfp、Δfpk和Δfpt。
圖7絕對法測量原理圖
1—被測齒輪;2—標準圓分度裝置;3—傳感器;4—測頭
間接法按16.1.1和16.1.2所述的測量原理先測出齒輪截面整體誤差曲線,在該曲線上按誤差定義取出Δfp、Δfpk、Δfpt。
6.2測量
間接法測量見16.2。
6.2.1測量溫度
見表1。
表1齒距誤差的測量溫度
被測齒輪精度等級
|
測量室室溫度
|
被測齒輪與測量儀器(或測量元件)的溫差
|
相對法
|
絕對法
|
相對法
|
絕對法
|
3~5
|
20±2
|
20±3
|
≤2
|
≤3
|
6~7
|
20±3
|
20±5
|
≤3
|
≤4
|
≥8
|
20±5
|
20±8
|
≤4
|
≤5
|
6.2.2測量儀器的檢定
儀器應按檢定規(guī)程或其它有關(guān)技術(shù)文件的規(guī)定進行檢定,經(jīng)法定部門檢定合格方準使用。
6.2.3測頭的選擇和調(diào)整
在保證不發(fā)生干涉和碰撞的情況下,宜選擇直徑較大的測頭。
6.2.4測量基準的確定
見附錄B(補充件)。
6.2.5測量位置的確定
齒距誤差應在齒寬和齒高中部,對左、右側(cè)齒面進行測量。對齒寬大于160mm的齒輪應至少測量上、中、下三個截面,上、下截面各距端面約百分之十五齒寬。單側(cè)齒面工作的齒輪只測工作側(cè)齒須。
用相對法測量齒數(shù)少于60的齒輪時,采用逐齒測量;測量齒數(shù)多于或等于60的齒輪時,對Δfpt仍應采用逐齒測量,對ΔFp和ΔFpk一般應采用跨齒和逐齒補點測量,允許在保證測量不確定符合6.2.6規(guī)定的前提下,采用逐齒測量。
6.2.6測量的不確定度
齒距累積誤差的測量不確定度UFP、K個齒距累積誤差的測量不確定度UFPK和齒距偏差的測量不確定度UfPt不應大于被測齒輪對應誤差項目公差的三分之一。測量5級和高于5級精度的齒輪時,允許不大于二分之一,但此時應以五次以上重復測量結(jié)果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(jié)果。用測量法向齒距的方法測量斜齒輪時,UFP、UFPK和UfPt不應大于五分之一;使用手提式儀器測量時UFP、UFPK和UfPt不應大于五分之一。
當不能確定測量不確定度是否能滿足上述要求時,應進行測量不確定度計算。
6.2.6.1齒距累積誤差測量不確定度UFP的計算
UFP(μm)按下式計算:
式中:δ1——儀器測量齒距累積誤差時的示值誤差[見附錄A(補充件),也允許按儀器檢定規(guī)程確定],μm;
當被測齒輪齒數(shù)Z或跨齒測量的分組數(shù)Q大于儀器檢定時所使用的標準齒輪齒數(shù)Z。時,還需用下式被充考核,下式中I為儀器的示值變動性:
δ2——被測齒輪測量時的安裝偏心引起的測量誤差,μm;
δ2=2e/cosαt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6)
齒頂圓定位時,以頂圓跳動的一半作為安裝偏心量。
6.2.6.2齒距偏差的測量不確定度Ufpt的計算
Ufpt(μm)按下式計算:
式中:δ1——儀器測量齒距偏差時的示值誤差[見附錄A(補充件),也允許按儀器檢定規(guī)程確定] μm;
δ2——被測齒輪測量時的安裝偏心引起的測量誤差,μm;
齒頂圓定位時,以頂圓跳動量的一半作為安裝偏心量。
6.3測量結(jié)果處理
對齒距誤差測量結(jié)果的處理可以采用計算法或作圖法或誤差曲線取值法(從整體誤差曲線取值的方法見16.3.1)。
以在6.2.5所規(guī)定的各測量位置中測得的最大誤差值作為測量結(jié)果。
Δfp、Δfpk、Δfpt應在被測齒輪分度圓切線方向計值(μm),以其它方向測量時,應對測得值進行換算,見附錄C(補充件)。
6.3.1相對法測量結(jié)果處理
6.3.1.1逐步測量
a.計算法
從逐齒測量數(shù)據(jù)計算fp、Δfpk和Δfpt的方法列于表2,以Z=12、K=2的齒輪為例。
表2逐齒測量數(shù)據(jù)處理
△fpt=△Pi-△Pm=-5μm(取絕對值最大的偏差作為測量結(jié)果)………………(30)
△FP=△Fpimax-△Fpimin=10-(-7)=17μ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1)
△Fpk=△Fpkimax=8μ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2)
b.作圖法
直角坐標圖上的X坐標代表齒序號i,Y坐標代表齒距誤差(以公度圓弧長μm計值)。將測得值按齒序號i依次累積標在坐標圖上(圖8),過坐標原點和最后一個誤差點作一直線,該直線即為計算△FP、△FPK、△fpt的基準線,所有誤差點相對基準線的Y坐標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為△FP,相隔K個齒距的二個誤差相對基準線的Y坐標最大差值為△FPK,相鄰兩個誤差點相對基準的Y坐標最大差值為△fpt
圖8逐齒測量結(jié)果處理作圖法
c.誤差曲線取值方法
在數(shù)據(jù)處理系統(tǒng)直接畫出的齒距誤差曲線(圖9)上,X坐標代表齒序i(此X坐標軸就是圖8中的基準線),Y坐標代表齒距誤差(以分度圓弧長μm計值),誤差曲線在被測齒輪齒數(shù)范圍內(nèi),Y坐標的最大變化量為ΔFp,相鄰兩個誤差點Y坐標的最大差值為Δfpt,相隔K個齒距的兩個誤差點Y坐標的最大差值為ΔFpk。
圖9齒距誤差曲線取值法
6.3.1.2跨齒測量
a.計算法
從跨齒測量數(shù)據(jù)中求取ΔFp的方法列于表3、4、5、6、7,以Z=60跨齒數(shù)N=6,分組數(shù)Q=10為例。
表3跨齒齒距累積誤差的數(shù)據(jù)處理
計算結(jié)果給出了相對0#齒的跨齒齒距累積誤差的最大值ΔFpj max=+10 和最小值ΔFpj min=-11。為了求得ΔFpj max應對i=12~18、i=18~24進行逐齒補點測量。為了求得ΔFpj min應對i=42~48、i=48~54進行逐齒補點測量。補點測量數(shù)據(jù)的處理方法列于表4、5、6、7。
表4 i= i=12~18逐齒補點數(shù)據(jù)處理
跨齒序
j
|
對0齒的跨齒
齒距累積誤差
△Fpj
|
組內(nèi)測量數(shù)據(jù)偏差
|
相對0齒的齒
距累積誤差
△Fpi
|
齒序
i
|
相對齒距偏差
(讀數(shù)值)△Pi′
|
齒距偏差
△fpti′
|
相對第12齒的
齒距累積誤差△Fpi′
|
2
|
+7
|
12
|
0
+1
0
+1
-4
-1
|
+1
+2
+1
+2
-3
0
|
0
|
+7
|
|
|
13
|
+1
|
+8
|
|
|
14
|
+3
|
+10
|
|
|
15
|
+4
|
+11
|
|
|
16
|
+6
|
+13
|
|
|
17
|
+3
|
+10
|
3
|
+10
|
18
|
+3
|
+10
|
表5 i=18~24逐齒補點數(shù)據(jù)處理 μm
跨齒序
j
|
對0齒的跨齒
齒距累積誤差
△Fpj
|
組內(nèi)測量數(shù)據(jù)偏差
|
相對0齒的齒
距累積誤差
△Fpi
|
齒序
i
|
相對齒距偏差
(讀數(shù)值)△Pi′
|
齒距偏差
△fpti′
|
相對第12齒的
齒距累積誤差△Fpi′
|
3
|
+10
|
18
|
0
+1
0
0
0
+1
|
-1
0
-1
-1
-1
0
|
0
|
+10
|
|
|
19
|
-1
|
+9
|
|
|
20
|
-1
|
+9
|
|
|
21
|
-2
|
+8
|
|
|
22
|
-3
|
+7
|
|
|
23
|
-4
|
+6
|
4
|
+6
|
24
|
-4
|
+6
|
表6 i=42~48逐齒補點數(shù)據(jù)處理 μm
跨齒序
j
|
對0齒的跨齒
齒距累積誤差
△Fpj
|
組內(nèi)測量數(shù)據(jù)偏差
|
相對0齒的齒
距累積誤差
△Fpi
|
齒序
i
|
相對齒距偏差
(讀數(shù)值)△Pi′
|
齒距偏差
△fpti′
|
相對第12齒的
齒距累積誤差△Fpi′
|
7
|
-8
|
42
|
0
+1
0
+1
+3
+4
|
-2
-1
-2
-1
+1
+2
|
0
|
-7
|
|
|
43
|
-2
|
-10
|
|
|
44
|
-3
|
-11
|
|
|
45
|
-5
|
-13
|
|
|
46
|
-6
|
-14
|
|
|
47
|
-5
|
-13
|
3
|
+10
|
48
|
-3
|
-11
|
表7 i=48~54逐齒補點數(shù)據(jù)處理 μm
跨齒序
j
|
對0齒的跨齒
齒距累積誤差
△Fpj
|
組內(nèi)測量數(shù)據(jù)偏差
|
相對0齒的齒
距累積誤差
△Fpi
|
齒序
i
|
相對齒距偏差
(讀數(shù)值)△Pi′
|
齒距偏差
△fpti′
|
相對第12齒的
齒距累積誤差△Fpi′
|
8
|
-11
|
48
|
0
+1
-2
0
0
0
|
+1
+2
-1
+1
+1
+1
|
0
|
-11
|
|
|
49
|
+1
|
-10
|
|
|
50
|
+3
|
-8
|
|
|
51
|
+2
|
-9
|
|
|
52
|
+3
|
-8
|
|
|
53
|
+4
|
-7
|
9
|
-6
|
54
|
+5
|
-6
|
從表4、5求得△FPimax=+13μm(i=16);從表6、7求得△FPimin=-14(i=46)。
則:△Fp=△Fpimax-△Fpimin=13-(-14)=27μm。
b.作圖法
第一步跨齒齒距累積誤差圖(圖10),以直角坐標圖上的X坐標代表跨齒序號j,Y坐標代表相對對齒距偏差的累積值 (以分度圓弧長μm計值)將測得值(表3中的△P j)按跨齒序j依次累積標在坐標圖上,過原點和最后一個誤差點連一直線,該直線即為計算跨齒齒距累積誤差的基準線。找出所有誤差點中相對基準線的縱坐標最大值為△F pjmax=+10(i=18),最小值△F pjmin=+11(i=48)。
圖10跨齒齒距累積誤差圖
第二步作分組逐齒齒距累積誤差圖:在直角坐標圖上X坐標代表組內(nèi)齒序號i,Y坐標代表相對齒距偏差的累積值 。將測得值(表4中的△P i′)按齒序i依次累積標在坐標圖上,將最后一個誤差點的Y坐標減去(△F p(j+1)-△F pj)后,與原點連一直線,該直線即為計算組內(nèi)各齒相對于j齒的齒距累積誤差的基準線。作與該基準給Y坐標相距(-△F pj)的平行線,則此平行線為各齒相對于0#齒的齒距累積誤差的基準線。按上述方法分別作i=12~18,i=18~24, i=42~48,i=48~54四組的齒距累稱誤差圖(圖11、12、13、14)。并從圖中求出△F pjmax=+13μm,△F pjmin=-14μm,則△F p=△F pjmax-△F pjmin=13-(-14)=27μm。
圖14 i=48~54逐齒齒距累積誤差圖
6.3.2絕對法測量結(jié)果處理
6.3.2.1計算法
從逐齒測量數(shù)據(jù)中求取Δfpt、ΔFp、ΔFpK的方法見表8。以Z=12,K=2的齒輪為例。
表8絕對法測量數(shù)據(jù)處理
齒序
|
公稱累積齒距角
φoi
|
相對0#齒的齒距累積偏差
(讀數(shù)值)△Fpi
|
齒距偏差
△fpti=△Fpi-△FP(i-1)
|
K個齒距累積誤差
△Fpki=|△Fpi-△FP(i-k)|
|
0(12)
|
0
|
0
|
+2
+3
+2
+3
-5
-3
-4
-2
-3
+2
+3
+2
|
5
|
1
|
30°
|
+2
|
4
|
2
|
60°
|
+5
|
5
|
3
|
90°
|
+7
|
5
|
4
|
120°
|
+10
|
5
|
5
|
150°
|
+5
|
2
|
6
|
180°
|
+2
|
8
|
7
|
210°
|
-2
|
7
|
8
|
240°
|
-4
|
6
|
9
|
270°
|
-7
|
5
|
10
|
300°
|
-5
|
1
|
11
|
330°
|
-2
|
5
|
12
|
360°
|
0
|
5
|
齒距累積誤差△Fp=△FPimax-△Fpimin=+10-(-7)=17μ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3)
齒距偏差△fpt=-5μ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4)
K個齒距累積誤差△Fpk=△Fpkimax=8μm………………(35)
6.3.2.2誤差曲線取值方法
在由數(shù)據(jù)處理系統(tǒng)直接畫出的齒距誤差曲線上取△Fp、△Fpk、△fpt的方法與6.3.1.1c相同。 |